永信策略 中国10套S300防空导弹退役!国产红旗9C接班,一车八弹火力翻倍
上世纪90年代,中国防空部队迎来了一次重要升级。当时,我国从俄罗斯引进了先进的S300防空导弹系统永信策略,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我国防空力量的面貌。要知道,那时候我们的主力防空武器还是老式的红旗-2导弹,这种固定发射的防空系统不仅机动性差,技术水平也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。
1991年,第一批S300PMU型防空系统正式交付中国。在随后的16年间,我国陆续引进了约10个营的S300系统,包括PMU、PMU1、PMU2等多个改进版本。这些俄制防空导弹很快就被部署在京津、长三角等战略要地,成为守护祖国领空的中坚力量。
然而永信策略,单纯依赖进口装备存在诸多问题。首先是数量有限,难以覆盖我国广阔的国土;其次存在被技术封锁的风险;更重要的是,S300系统本身也存在抗干扰能力不足、反应速度慢等缺陷,面对隐身战机时更是力不从心。
展开剩余65%在引进S300的同时,我国从未停止自主研发的脚步。早在上世纪80年代,红旗-9项目就已经启动,但由于技术难度太大,研发过程充满挑战。直到2005年,国产红旗-9防空系统才正式定型列装。在红旗-9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期,S300系统发挥了重要的顶梁柱作用。
随着时间推移,国产防空系统取得了长足进步。2010年后,红旗-9系列不断推陈出新,性能指标全面超越S300。其中红旗-9BE出口型的射程达到惊人的260公里,最新型的红旗-9C更是实现了一车八弹的配置,火力密度大幅提升。
如今永信策略,我国已建成完善的防空体系。红旗-9和红旗-22系统相互补充,形成了远中近程、高低空域的全方位防御网络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红旗-9B和红旗-9C可以实现共架发射,同一辆发射车可以混装两种导弹,作战灵活性堪称世界领先。
反观S300系统,近年来在国际战场上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。在叙利亚和乌克兰战场上,S300及其升级版S400多次被无人机、巡飞弹等新型武器摧毁,暴露出电子系统落后、抗干扰能力不足等致命缺陷。
目前,我国早期引进的S300系统已陆续进入退役阶段。这些服役超过20年的老将,雷达和电子设备都已严重落后,导弹本身也接近使用寿命。特别是1991年引进的首批PMU型号,服役时间已超过30年,退役是必然选择。
这些退役的S300系统并未被直接废弃,部分被移交军事院校作为教学装备,让新一代军人了解我国防空力量的发展历程。实际上,不仅是S300,我国从俄罗斯引进的卡28直升机、基洛级潜艇、苏27战机等装备也都陆续退役或退居二线。
回顾历史,引进S300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。它不仅填补了我国远程防空能力的空白,也为国产防空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。虽然红旗-9并非简单仿制S300,但确实借鉴了其部分设计理念,这种引进-消化-创新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军工领域屡见不鲜。
如今,我国已建立起完全自主的现代化防空体系。从远程的红旗-9、中程的红旗-22,到近程的红旗-16、红旗-17,再到要地防御的红旗-10、红旗-11,形成了层次分明、功能完备的防空网络。这标志着我国防空力量真正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诚利和 技术为王:红旗国耀电控系统挑战歼
- 下一篇:没有了